在皖北大地的烟火气息中,涡阳县西阳镇捆蹄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以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历史底蕴,成为当地美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。这道历经百年传承的佳肴,不仅是味蕾的盛宴,更是岁月沉淀下的味觉记忆。
西阳捆蹄的历史,可追溯至清末民初。彼时,西阳镇的街头巷尾,一位善于钻研的民间厨师,在传统卤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,将精选的猪蹄膀肉剔骨后,加入多种秘制香料,用纱布层层捆扎,再经老卤慢炖,创制出了这道别具一格的美食。随着时间推移,这道美食的制作技艺在西阳镇代代相传,不断改良,逐渐形成了如今独特的风味。
制作西阳捆蹄,从选料开始便十分讲究。必须选用当地农户散养的土猪,因其肉质紧实、香味浓郁。猪蹄膀肉剔除骨头后,将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香叶等十余种香料研磨成粉,均匀地涂抹在肉上,进行腌制。腌制过程中,香料的味道会慢慢渗入肉中,为捆蹄赋予丰富的层次感。腌制完成后,将肉用干净的纱布紧密包裹,再用麻绳一圈圈扎实捆紧,使其成为规整的圆柱形状。这一步骤看似简单,实则考验着制作者的手法和耐心,捆扎的松紧程度直接影响到成品的口感。
展开剩余54%完成捆扎后,便进入关键的卤制环节。老卤是西阳捆蹄美味的灵魂所在,一锅传承多年的老卤,汇聚了无数食材的精华,每一次卤制都像是一场风味的交融。将捆扎好的肉放入老卤中,用文火慢炖数小时。在慢炖的过程中,肉中的油脂逐渐渗出,与香料的味道相互融合,使卤汁愈发浓郁醇厚。卤制完成后,让捆蹄在卤汁中浸泡入味,待冷却后,解开纱布,一只色泽红润、香气扑鼻的西阳捆蹄便呈现在眼前。
切开西阳捆蹄,肉质纹理清晰可见,瘦肉紧实有嚼劲,肥肉晶莹剔透却肥而不腻。轻轻咬上一口,卤香、肉香与香料的味道在口腔中瞬间绽放,咸香适中,回味悠长。无论是作为餐桌上的主菜,搭配米饭食用;还是切成薄片,作为下酒小菜,都令人回味无穷。
如今,西阳捆蹄早已走出涡阳,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当地的食品加工厂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引入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包装技术,让这道美味得以更长久的保存和更便捷的运输。每逢佳节,西阳捆蹄更是成为当地人馈赠亲友的热门选择,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与祝福。
涡阳西阳捆蹄,不仅仅是一道美食,更是涡阳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,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家乡味道。它用独特的风味,讲述着皖北大地的故事,传承着绵延不绝的饮食文化。
来源:学习强国
编辑:涡阳县融媒体中心
来源:视听涡阳
发布于:北京市冠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